高子平 | 美国网络舆情视阈下的中美人才战研究
本期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3期目录摘要
语言学研究
杜敏 , 刘志刚 |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目标与成效——以土族文字考察为例
再写中国伦理学
国家与社会治理
摘要
自2018年5月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等强力部门率先采取了一系列破坏双边人才交流与科研合作的消极举措,诱发了中美人才战。经过几轮的官方蓄意炒作,美国朝野在对华人才政策方面疑似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使人才战成为了中美竞争新格局的重要一环。在梳理中美人才战基本历程的基础上,借助于大数据手段,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和数据挖掘,剖析美国在涉华人才议题方面的舆情生成机理,可以发现美方的舆情走势及所谓的"社会共识"源于少数强力部门和右翼政客的民粹操弄,需要由中美两国的专业部门、理性力量共同导控涉华人才议题的舆情走势,使中美人才战跨越第五象限,回归良性竞争的轨道。
关键词:中美人才战;美国;网络舆情
作者简介:高子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海外人才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新时代的国际人才治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ZDA08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的我国国际人才柔性集聚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8BGL132)
原文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三期
目录
一、中美人才战的缘起
二、美国涉华人才政策的网络舆情监测
三、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分析
四、基于美国网络舆情的中美人才战前景研判
2016年第二季度, 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调查涉及中国人才计划的美国科学家, 并与中央情报局、司法部、白宫科技政策委员会(OSTP)、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国立健康研究院(NIH)、能源部等密切合作,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情报搜集和选择性的证据整理, 自2018年5月起持续发动对华人才攻击, 中美人才战由此拉开序幕, 并逐步演化为涉及科技、教育、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一场持久战。2020年初, 中美贸易战适度降温, 抗疫成为全球性议题, 中美人才战却进一步升级, 成为影响中美竞争新格局的重要变量。
一、中美人才战的缘起
近年来,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中国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 中美科技差距显著缩小, 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 中国甚至开始呈现某种优势。对此, 美国国内的各种猜疑、担忧与炒作不断, 媒体主要是从经济科技角度乃至维护国家霸权的高度报道、分析中美之间的人才竞争。在希拉里对阵特朗普的2016年总统竞选过程中, 关于中国的在美留学生问题、中国的海外人才政策问题、中美科技人才竞争问题屡次成为辩论的议题, 特朗普质疑技术移民及全球人才流动的倾向一览无余, 污蔑中国“窃取知识产权”几乎成为必备的竞选语言。自其2017年1月入驻白宫以来, 中美竞争呈现新格局。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阻碍中美人才流动的消极举动, 包括出台政策限制人才流动、联邦调查局逮捕华裔科学家、白宫官员撺掇右翼媒体抹黑中国、取消高校间的合作等, 中美人才战随之而起。
中美人才战源于美方的单边主义对华人才政策攻击, 这事实上也成了如今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人才政策的基调, 具体包括三层涵义:第一, 既然美国与外国之间的人才流动不能体现“美国优先”, 则可以视“互利共赢”及全球化为无物(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第二, 无论是技术移民, 还是外籍劳工, 都必然会抢占美国的就业机会, 因此都在限制之列, 而勿论是否属于人才;第三, 既然中国从国际人才流动, 尤其中美人员交往中获益颇多, 那么, 有必要立即阻止这一进程, 而无需顾及美国自身的得失。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类似, 中美人才战起步于共和党右翼势力的民粹操弄, 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各类战略报告宣扬“中国威胁论”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指责中国窃取美国的就业机会, 污称中国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等。执政之后, 特朗普政府提交了多份报告, 包括《国防战略摘要》、《美国情报界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301调查报告》等, 从战略层面上将中国确定为竞争对手, 并要求学术界和私营部门提高防御意识。2018年2月13日, 国家情报局局长丹尼尔·科茨在参议院情报听证会上发表《美国情报界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该会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妄言中国教授、科学家和学生“在美国的间谍活动构成了全社会的威胁”。2018年6月21日,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国会听证会上宣称, 中国2008年启动的“千人计划”旨在将美国技术、知识产权和知识转移至中国, 五角大楼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美国强力部门的强硬表态, 显著恶化了中美人才交流的大环境, 使在美华人科学家、美国涉华项目参与者等噤若寒蝉, 恐慌气氛开始弥漫。2018年8月20日,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S.Collins)发表了“关于保护美国生物医学研究诚信的声明”(Statement on 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U.S. Biomedical Research), 妄称美国生物医学的知识产权安全以及同行评审公正性正遭受威胁:一是一些接受NIH资助的研究者并未完整汇报自己接受的其他资助;二是一些研究者将NIH所资助研究的知识产权成果进行转移;三是一些同行评议的评议员将保密信息泄露, 影响评审公正, 从而掀起了对华人才攻击的第一个高峰。
2.通过政策法令限制人才交流活动
2017年3月, 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等20位中国科学家计划赴美参加学术研讨会被拒签。2018年5月29日, 美国国务院表示, 特朗普政府希望压缩发给部分中国公民的签证有效期, 加大对华裔科学家的限制力度。根据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收到的指示, 若中国研究生在机器人、航空和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学习, 他们的签证期效将由5年缩短为1年。2019年3月12日, 印第安纳州共和党众议员吉姆·班克斯(Jim Banks)提出了《保护我们的大学法案》(Protect Our Universities Act), 拟成立由美国教育部牵头的特别工作组, 负责维护一份“敏感研究项目清单, 包括由国防部、能源部和美国情报机构资助的项目”。随后, 多名“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被捕或被迫辞职。
3.针对华裔科学家采取调查行动
早在2016年中, 美国联邦调查局便已伙同部分高校、科研机构, 对研究人员是否披露了外国资助、是否存在转移知识产权的行为展开内部调查。2018年11月1日, 美国司法部宣布启动“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 声称对涉嫌从事商业窃密、经济间谍活动的中国公司和个人展开调查并起诉。2019年5月16日,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华裔终身教授、“千人计划”专家李晓江的实验室突然被关闭, 在中美两国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总体来看, 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科学家、在美留学生、华裔科学家及美国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等采取了三类行动措施:取消签证、逮捕并起诉、解雇。纵观起诉理由或相关报道, 尽管确实被深挖出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某些微观层面的瑕疵, 诸如差旅费的申请与报销、公开数据交流等, 但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于2018年8月在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的声明与2014年7月的在华演讲几乎完全是两副嘴脸, 足以反映美国官方对于中美人才交流与合作的立场陡变。截至2020年4月, 至少有13名“千人计划”专家遭到美国政府的逮捕、起诉、被迫辞职甚至自杀(张首晟), 另有一批科技精英陷入被质疑、刁难、反复自证清白的境地。回顾两年多的美国国内舆论氛围及特朗普政府对华人才政策走势以及我国的反应, 不难发现以下特征:
首先, 这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有先兆的打压行动, 目前只是开端。美国公然将双边人才交流作为攻击中方的借口, 并与对华科技战、贸易战等同步推进。目前, 在联邦调查局的所有56个地区办事处, 经济间谍调查无一例外指向中国, 而且调查涵盖了所有行业和领域。事实上, 美国上述举措的节奏和力度明显超过了1989年的对华制裁。尽管在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中, 美国也曾抹黑日本留学生, 甚至扣押过6名日立高管, 但那些仅仅是贸易施压的手段, 而对华打压行动则属于酝酿已久、有备而来的战略转折。
其次, 美国官员、传统媒体、立法机构同声攻击中国学生、学者乃至在美华裔精英, 形成了一边倒的舆论氛围。自2018年2月以来, 白宫官员甚至总统本人多次放话, 公开污蔑中国留学生和科技人员, 随后便扩展到公然诬陷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百人会会长吴华扬等华裔精英, 《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ABC等媒体多次为白宫积极背书。迄今只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密歇根大学、特拉华大学、耶鲁大学等发表了相对公正的声明。在华人社会, 只有“美国华人联合会”(UCA)于2019年4月发表严正声明, 公开驳斥特朗普关于“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的种族主义谬论。
再次, 中国国内的应对不够, 海外人才政策的短板凸显, 学术界甚至出现了诸多分歧。一方面, 我国的海外人才政策的确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体制机制层面的诸多问题凸显, 面对美国突然发起的人才战, 显得迟疑、摇摆、缺乏自信且缺少应对经验。比如, 迄今没有1所国内高校发表公开声明, 对美国华人科学家和在美留学生的遭遇表示声援;另一方面, 部分中国学者对美国公然阻遏中国的崛起进程、设法使中国与世界脱钩等战略意图估计不充分、认识不深刻, 甚至有少数人心存幻想, 企图通过自责、自省、自我纠正从而满足美方要求, 缺乏起码的文化自信和洞察力。
最后, 中美人才战并未由于双边贸易战的缓和或者全球抗疫而放缓, 而是持续加剧。2019年11月19日, 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举办有关中国人才招募计划(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听证会, 并在会后发布《对美国研究界的威胁:中国的人才招聘计划》(Threats to the U.S. Research Enterprise:China's Talent Recruitment Plans)报告, 梳理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能源部(DOE)、国务院签证服务部、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联邦调查局(FBI)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等联邦机构对威胁认知不足、招募外国人才标准不一、签证和出口审查不严等问题, 提议制定“打击非法转移美国智力资本”的全面战略。2020年1月27日,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获得者Charles M.Lieber由于在面对美国国防部和NIH的询证时, 没有全面披露其在中国的研究合作情况而遭起诉。2020年2月, 联邦调查局全面启动对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来源不明的国外科研经费”的调查, 在美国学术界持续制造涉华恐慌气氛。3月10日, 美国司法部针对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教授James Patrick Lewis提起刑事诉讼。可见, 调查及抓捕行动不仅针对华人科学家, 也针对美籍白人科学家。上述事件说明中美人才战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 中方必须从更高的战略层面进行反思并系统应对。关键是, 美方持续发动中美人才战的民意(粹)基础是如何形成的?
二、美国涉华人才政策的网络舆情监测
2020年3月, 本课题研究团队重点梳理并深度分析美国本土主流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和LinkedIn)上的中英文内容, 获取涉华人才的数据, 以了解美国网民对于涉华人才相关议题的主要立场与具体观点, 从而为后续的分析及应对提供客观依据。类似传统问卷调查的方式, 本次运用机器分析机制,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进行概念及关键字匹配分析。数据监测日期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 共计获得Twitter帖量123020笔, YouTube帖量24374笔(主帖286笔), Facebook帖量5310笔(主帖119笔), LinkedIn 5284笔(主帖761笔), Instagram 654笔(主帖247笔)。随后, 主要运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在线内容分析法”(Big Data Technology Assist Online Content Analysis), 融合网络挖掘技术(web mining)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 搜索、过滤、提炼、整合、分析和呈现海量的网络信息及复杂的舆情, 将海量的文本数据快速结构化, 利用自动化机器编码并结合人工辅助校正, 经过数据清洗之后, 对有效数据进行全面检视和二次挖掘。
1.涉华人才信息量的来源分布:Twitter信息量占八成, YouTube次之
Twitter、Facebook、LinkedIn、YouTube、Instagram的会员数全部超过了1亿, 均为美国最主要的社交平台, 无疑是采集美国社会公众(选民)舆论倾向的主要平台。结果如图 1所示, 在本监测期内, 关于涉华人才的信息量以Twitter最多, 占所有讨论内容近八成(77.5%), 总帖数达123020笔, 充分说明Twitter是相关议题讨论的主要舆论阵地。其次是YouTube获得主回帖24374笔, 占比一成五(15.4%), 其中主帖286笔, 引发百倍的回帖量(24088笔), 说明网民的讨论较多。Facebook、LinkedIn位居其后, 占比较少(均为3.3%)。Instagram中的讨论最少, 主回帖总计不足一千条。
2.信息量来源趋势:Twitter和YouTube保持一定的舆情热度
各社交媒体渠道呈现出来的信息量起伏趋势存在显著差异。信息量较多的Twitter和YouTube波峰接近, 前三个高峰在2018年12月到次年1月、2019年5月和2019年8—9月。2019年11月, Twitter的信息量明显高于其他时段, 属于全年顶峰。2018年12月, “千人计划”学者、美籍华人张首晟在斯坦福大学跳楼身亡, 引起轩然大波, 网民猜想颇多, 是构成第一个舆论高峰的主要事件。2019年5月, 中美贸易战重启, 恰逢华裔生物教授李晓江夫妇突遭解雇并关闭实验室事件, 被视作美国打压中国“千人计划”的升级。2019年8月及9月, 主要关注柳忠三涉嫌所谓的签证欺诈阴谋在美被捕, 柳被认为是中共在美招募“千人计划”学者的代表。2019年11月19日, 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举办有关中国人才招募计划(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听证会, 并在会后发布《对美国研究界的威胁:中国的人才招聘计划》(Threats to the U.S. Research Enterprise:China's Talent Recruitment Plans)报告, 引发美国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 网络舆情峰值如期而至。
3.美国公众讨论中美人才议题的热词分布
监测结果如图 3所示, 在英文的网帖热词中, China、Chinese和theft是最为明显的核心词, 其次是涉华人才和“千人计划”等相关内容的描述与形容词, 如technology、intellectual、steal、transfer等。可见, 部分词语明显偏向负面, 如theft、steal。在中文的焦点热词中, 以“中国”最为突出。随后是“华人”、“海外”、“美国”、“学生”, 以表述性名词为主。中文负面词汇如“盗窃”, 相对同类英文焦点热词(theft、steal)的出现频率较低。
4.美国公众讨论中美人才议题的情绪倾向
监测结果如图 4所示, 超过五成的网络舆情表达属于负面性质。进一步分析上述社交媒体的整体帖文内容表达, 不难看出, 超过五成(55.3%)发帖的观点和立场属于负面, 其次是正面观点和立场, 约占三成(30.1%), 14.6%偏向于中立。可见, 美国社会公众对于中美之间的人才交流相关议题总体持消极态度, 这与美国两党当前的基本立场较为一致。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每个网名(公民)都可以同时充当信息发布者与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得那些影响较为重大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进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纵观美国的舆情走势, 特朗普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推文、张首晟自杀事件、美国参议院关于中国人才招募计划的听证会及报告等, 在美国社交网络平台多次掀起舆论高潮。无疑, 社交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开放性提高了网民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 网民可以对公共事件进行评论和转发, 成为舆情传播的中坚力量。但与传统大众媒体信息传播客观、理性不同, 在社会化媒体上网民的信息传播更趋主观性和情绪化, 使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舆情生发。关键在于:美国涉华人才政策的舆情峰值是如何形成的?网络推手何在?或者, 纯粹是美国社会公众不受干扰和诱导的理性想法?
三、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网络舆情的
生成机理分析
情绪是促使舆情事件传播与扩散的驱动机制。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的涉华人才政策讨论充斥着各种情绪化的表达, 如恐惧、怨恨、疑虑甚至诅咒等。这是自“占领华尔街”运动以来美国社会稳健性削弱、民粹化色彩渐浓、两党政治极化的必然结果。但纵观监测期内的美国舆情走势, 在涉华人才议题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
1.在信息高度不对称、两国民间网络沟通不畅的舆论环境中, 关键意见领袖(KOL)扮演了更为突出的导控角色
本项目组专门监测了美国主要社交平台涉华人才方面的发言者, 发现在众多意见领袖中, 以现任总统特朗普的热度值最高, 达76111.1点, 影响力巨大。在中国留学生问题上, 特朗普否认中国学生面临签证变难的局面, 表示中国学生不会被区别对待, 欢迎中国留学生。其次是美国空军退役准将、前白宫战略规划高级主管Robert Spalding。他著有《隐形战争:中国(共)如何在美国精英睡着了的时候接管》(Stealth War:How China Took Over While America's Elite Slept)一书, 在涉华人才方面多有发声, 态度强硬。其中, 针对柳忠三被捕一事, 他发表了推文“Wake up America”, 该帖获得1255点热度值, 并获得了609次点赞和323次转发。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华人百人会会长吴华扬。他多次针对开除华裔学者事件发声, 认为“处罚有种族主义的痕迹”, 认为“中美关系紧张之下, 在美华裔群体的处境不容乐观”。监测结果如表 1所示, 排名前20名的关键意见领袖分为三类: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二是美国国会右翼议员;三是联邦调查局、国防部、司法部等强力部门知名的对华强硬派人士。美国华人联合会会长吴华扬是其中唯一的华裔, 也是唯一主张温和、理性应对的关键意见领袖(KOL)。
不难看出, 美国两党在涉华人才议题上立场相近, 一些关键意见领袖成为了掀起多次舆情峰值的网络推手。换言之, 美国社会公众对于涉华人才议题的舆论走势带有显著的民粹(右翼反华)势力人为制造、助推的导控特征, 但无论是中国官方和民间, 还是在美华侨华人群体, 起初不知所措、应对不足且明显滞后, 以至于舆情导控角色错位, 两国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国官方及民间的回应不及时等, 使少数网络推手有恃无恐, 联邦调查局局长、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等甚至多次自导自演。
2.美国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的热度值偏高, 非学术性势力直接介入科研事务, 加剧了公众舆情的情绪化
从“舆情事件—情绪生成—情绪传播—舆情爆发”的逻辑链来看, 网民在舆情事件中的情感宣泄时常导致各种非理性情绪充斥网络, 出现大量片面、极端的评价, 并伴以网络暴力及网络谣言。中美人才战所涉突发性事件及政策争执主要涉及知识产权、科研管理、学术交流、引智主体、科研经费使用等议题, 归根到底, 是高度专业化的业务性议题。但从2014年起, 美国联邦调查局便开始调查“千人计划”专家, 2016年便发布了内部调查报告, 并于2018年中率先掀起了对华人才政策攻击。监测结果显示, 美国联邦调查局为最具网络热度的政府部门, 热度值高达77707.4点, 明显高于其他部门/组织/机构, 充分反映了中美人才战的复杂性、敏感性及美国官方介入程度之深。其次是美国参议院, 热度值达25728.9点, 主要围绕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就“确保美国研究机构不受中国人才引进计划的入侵”举行听证会, 调查中国的人才工程及涉华人才。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司法部, 主要是对涉华人才的司法调查及所谓的“间谍”指控, 以及美国司法部长宣布打击“中国间谍”的内容。可见, 美国社会公众反映(网络舆情)的始作俑者是官方,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力量(社会公众)。相应地, 非专业部门强势介入专业领域, 更易于形成似是而非的伪命题, 甚至通过牺牲外国(人)声誉和利益而达到特定部门的国内政治利益诉求。
3.美国主要社交平台涉华人才议题中的智库热度值偏低, 专业部门的理性声音极少
美国共有4家主要研究移民问题的专题性智库, 且在网络平台上的声量极大, 如图 5所示。但在涉华人才议题方面, 通过监测4个移民研究智库的Facebook专页可见, 仅有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发表了与涉华人才相关的帖文, 均是关注9名中国学生开学前几日返美被海关拒绝入境并遭拘留遣返事件, 热度值也仅为397和111, 并未成为关键意见领袖(KOL)。在上述移民智库中, 涉华人才问题并未成为其研究或发声的主要议题。相反, 一些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浓厚, 尤其是右翼倾向明显的综合性智库, 如胡佛研究所、哈德逊研究所等, 则从国家安全或者政治利益的角度出发, 发表了一些富有争议性且颇具攻击性的专题报告。在全球网络空间中, 带有情绪的内容能被公众更多转发而广泛传播。相关报告的争议性成为了美国某些政客推销政见的抓手, 这恰恰是民粹操弄的基本套路。
尽管上述移民智库在涉华人才议题上着墨不多, 但对美国公众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 通过其粉丝规模可见一斑。当信息表达出更多情绪内容时, 信息通常能够更快、更大范围被传播出去, 降低危机中公众的负面情绪就成为组织应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关键。但在涉华人才议题的舆情发酵的背景下, 一方面, 美国主要的移民研究智库并未发表相对专业的见解, 鲜有参与这一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 中方只有外交部代表中国政府表明态度, 尽管也受到了美国社会公众的关注(热度值位列第10), 但官方表态与专业表达的功能迥异, 尤其对异国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加之中国学术界极少发声, 导致美方一些关键意见领袖掀起的舆论声浪很难在短期内平息, 给华裔族群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
从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的舆论生成机理来看, Twitter扮演了最主要发声平台的角色, 少数几位关键意见领袖(KOL)的影响力居高不下, 但美国移民智库等专业机构及我国学术界、民间均未采取有效回应, 除外交辞令之外, 几乎没有对美国在涉华人才议题方面的负面舆论进行任何导控, 酿成了美国少数政客抓住涉华人才议题进行民粹操弄的失控格局。
四、基于美国网络舆情的
中美人才战前景研判
当前, 美国进入了总统竞选周期, 加之疫情肆虐, 这就需要结合白宫的政策举措、美国国会的相关法案, 重点分析美国主流媒体, 尤其是主流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美国公众(选民)民意, 剖析美国官方(包括情报安全部门、国防部门、国会两院等)在涉华人才议题上采取强硬举措的深层次原因, 并基于官方立场与民意的综合评估, 对未来中美人才战的走势进行科学研判并有力应对。
1.特朗普执政之后兑现了对华人才政策的强硬承诺, 执政班底的基调已经确定并且非常明确
与西方传统政客不同, 特朗普作为低票数险胜的民粹主义代表人物, 必须也必然会竭力兑现很多竞选承诺, 以讨好选民, 并证明其当选的合理性, 尤其在疫情恶化的压力之下, 兑现竞选承诺对其延续政治生命至关重要。对华强硬是特朗普竞选承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其涉外事务方面的三大基本承诺(另两个是退出TPP和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科技战、贸易战、人才战及金融战四位一体, 中美两国在国家核心经济利益层面的博弈必将长期持续, 美国发动对华人才攻击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8年2月13日, 国家情报局局长丹尼尔·科茨在参议院情报听证会上发表题为《美国情报界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该会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妄言中国教授、科学家和学生“在美国的间谍活动构成了全社会的威胁”。2018年7月29日, 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John Deutch在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夏季季刊发布了报告《如何应对中国的创新飞跃》。上述事件均属于特朗普治下美国右翼强硬势力试图挑起中美人才战的标志性事件。相应地, 美国国会和右翼智库的一系列报告发布与上述强力部门官僚的强硬表态相互佐证、相互激发, 从而构成了美国社会主流舆论的基础, 其中, 如下三个报告具有标志性特征:一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于2018年12月出炉了题为“评估中国塑造影响力与美国利益:推动建设性预警”(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的研究报告, 对中国在美国进行人才招募和学术交流的方法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分析;二是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于2019年11月19日举办有关中国人才招募计划(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听证会, 并在会后发布《对美国研究界的威胁:中国的人才招聘计划》(Threats to the U.S. Research Enterprise:China's Talent Recruitment Plans)报告;三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于2020年1月发布了《实施对华大战略:美国的22条应对之策》(Robert D.Blackwill:Implementing Grand Strategy Toward China:Twenty-two U.S. Policy Prescriptions), 上述三个报告在回顾中美关系三个历史阶段的基础上, 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中美关系进入第四阶段之后的美国战略选择, 包括在科技战、人才争夺战中的战略设想, 试图以强硬的对华人才遏制与封锁, 重新实现美国所谓的战略优势和科技领先地位。
2.进入总统竞选周期并疲于抗疫的特朗普执政团队, 在对华人才政策方面的缓和余地有限
2020年2月3日, 美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序幕, 消除了“通俄门”和弹劾案两大罩门的特朗普誓志连任, 却又赶上了疫情阴霾, 必将根据竞选的需要(选民的诉求)而确定竞选策略。竞选语言通常存在一定的临时煽动性, 亦即“言先于行”。但作为现任总统, 必然面临现实困境:一方面, 不能在对华政策、包括对华人才政策方面表现出丝毫的示弱倾向, 至少不能比2016年竞选期间的调门低;另一方面, 与其他候选人不同, 特朗普团队的强硬姿态必须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而不仅仅是“竞选语言”, 亦即相对于其他对手, 激烈的竞选语言更加缺少转圜的余地。不仅如此, 特朗普总统的表演偏好、自我迷恋倾向及民粹风格也决定了其竞选语言必将“就高不就低”。2020年2月, 美国针对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外国经费”启动调查, 认为他们的一些教授获得“来源不明的国外科研资助”。无疑, 中美关系在2020年总统竞选周期必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美国国内为中美人才战降温灭火的动能不足。
3.美国社会公众对中美人才战的总体舆情走势明朗化, 社会各界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
早在2017年9月, 皮尤研究中心就发布了《2017年社交平台上的新闻使用情况》报告, 发现超六成美国成年人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 而且Twitter用户看新闻的比重最大且增长最快, 这与特朗普的频繁推文息息相关。如前所述, 本课题组的调查也发现, Twitter是生成涉华人才舆情的最大社交平台。同时,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发现, 美国社会公众在涉华人才议题上的热词主要是3个:一是“盗取知识产权”;二是“间谍”;三是“窃取机密”。3个热词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显示了美国社会公众对于涉华人才议题的高度负面评价(55%以上)。通常, 关键意见领袖的评论信息所表达的正、负情绪能通过情绪感染方式影响受众情绪, 并使影响受众产生类似态度。“推特治国”的特朗普极富网络煽情和公众表演的经验与天赋, 并且非常清楚美国社会公众对中美人才战的基本态度, 极有可能继续利用中美人才交流中的一些突发性事件或者敏感事件进行网络炒作, 激起选民的支持。本项目组进而对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网络舆情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监测与文本分析。如前所述, 这些社交媒体对涉华人才讨论的论调以负面为主, 集中体现为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利益争端, 甚至将涉华人才与“间谍”相联系, 认为他们“窃取机密”。此外, 围绕“中国威胁论”、“骗子”、“抵制中共”也有较多提及。
当然, 在民粹浪潮和对华强硬论调的背景下, 美国国内仍有部分公众认为华人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生源”(11.6点热度值), 时常会出现少量的正面论调, 如“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951.3点热度值)、涉华人才“有助美国创新”(585.8点热度值), 但总体处于舆论场的边缘地位。2020年2月, 美众议院监督和改革小组委员会主席杰米·拉斯金(Jamie Raskin)和美国国会亚太裔核心小组组长赵美心(Judy Chu)宣布启动对联邦调查局(F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调查, 认为FBI和NIH的调查工作可能构成了种族歧视, 但难以改变美国舆论场在涉华人才议题方面的基调。
总之, 中美人才战进入了第二阶段, 在美国国内已经上升到国会立法层面。美国右翼政客仍将操弄民粹, 掀起涉华人才议题的舆论风浪。我国在保持定力的同时, 需要努力揭开美方的“民意”假象, 并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契机, 立足于全球人才大变局与中美竞争新格局, 加快国际人才战略转型步伐, 在降低海外引智风险与成本的基础上, 逐步构建新时代的国际人才治理体系, 适度引领全球化新阶段的跨国人才流动。
●往期回顾 ●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2期目录摘要
特稿
冯契哲学思想研究
刘梁剑 | 成性存存, 自由之门——试论冯契对王夫之的哲学书写
中国史研究
刘建军,邓理 | 基于人文教育的人文治理——理论建构及实践进路
文学研究
许道军 | “作家如何被培养”——作为教学法的创意写作工作坊探讨
大学演讲录
民俗学研究
高有鹏 | 近代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风俗及其理解——以禄是遒《中国民间崇拜》系列著述为例
李明洁 | 从民国《神祠存废标准》看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兼议年画的历史物质性
黄亚欣 , 陈勤建 | “牌话”与“佛娘”在同里宣卷民间传承中的功能分析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张传勇 等 | 大城市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以上海为例
张泓铭 , 吉艳 | 中国房地产企业转型路径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
杨木旺 等 | 中国高星级绿色住宅溢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异质性——基于Hedonic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02;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哟